关于对《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推进社区管理水平提案》的答复
袁博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推进社区管理水平的建议》收悉,浑江区民政局现答复如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通过优化机制、强化队伍、活化手段、实化措施,着力破解城市社区治理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力、小区自治力、辖区联动力,积极构建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宗旨,以建设幸福和谐美好社区为目标,推进基层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为居民群众服务全覆盖、社区综合治理全覆盖的“三为三全”幸福社区建设新模式,不断夯实城市社区治理基础,为平安浑江、幸福浑江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1、我局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浑江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和《浑江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职责准入制度》,并在区常务会和区委常委会进行了汇报。2021年9月,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浑江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浑江办发[2021]11号)、《浑江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职责准入制度》的通知(〔2021〕12号)。
2、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健全完善镇(街)、村(社区)、网格、楼宇、党员中心户纵向组织体系和责任链条,加强城市“党建联盟”等联建共建载体机制建设,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3、推动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区直机关部门要按照“大党委”运行机制包保社区要求,联系小区网格。区直属机关工委要组织在职党员按实际居住地到所在社区网格党支部报到,协助网格党支部组建小区(片区)业主委员会、引进物业,并以业主委员会委员、楼栋长、单元长、党员中心户和党员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治理,协助做好重大紧急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同时,组织机关单位党组织整建制到包保联系社区报到,按照社区党组织的要求参与社区治理。
4、组织实施社区党建阵地提档升级改造。抓住地区施工黄金期,统筹运用老旧小区改造、发改、国债等资金、资源、项目,对面积不达标、布局不合理、功能设施陈旧的社区活动场所集中开展提档升级改造,同步推进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应急避难场所、公共消防设施、健身健康设施以及社区警务室、社区幸福学堂、阅读空间建设,优化社区服务设施布局,不断强化社区党建阵地政治属性,美化亮化城市街区环境。
5、目前,我区42个社区,全区社区“两委”专职成员总数420人,其中党组织专职副书记42人。现有社区两委成员当中没有行政、事业编制人员及公益性岗位。2021年5月,第十一届居民委员会换届结束后,全区42个社区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成员306人(其中:社区主任42人,社区委员264人)。平均年龄39岁,本科以上学历121人,持有社工师证114人。社区主任年龄比上届下降了4岁,年龄最小的29岁,本科以上学历25人,同比增长47%,完成了学历与年龄“一升一降”的要求。
6、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重要指示精神,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需要的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我局根据市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现全区42个社区共有109449户,按照各社区实际人口户数配置“社工岗”,3000户以下设10人,3000户以上社区,每增加500户增设1个“社工岗”,全区约需增加112人。2021年12月,我局面向社会发布了公开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告。报名条件要求:一是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专业不限。二是年龄一般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三是针对现有社区工作者(含公益性岗位人员)在社区工作满1年以上并仍在社区工作的、取得社工师证人员、社会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年龄及学历可放宽至40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
2022年7月,新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112人已完成培训,分到各个社区,充实社区人员力量。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和发展基层政权,更好地服务全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7、我区共划分城市网格371个,配备网格长295人,农村网格253个,配备网格长253人,网格长一般由村(社区)“两委”成员兼任。各网格建立了楼栋、单元微信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认领楼栋长、单位长岗位,统一制作“三长”公示牌,公示联系方式等信息,方便联系服务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2022年3月,我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三长制”工作方案》,对各镇(街道)民政办如何落实“三长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个星期的时间,“三长”队伍人数达到8244人。
疫情期间,我局指导社区配备AB岗,充分发挥“三长”能力,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发挥“三长”和志愿者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防控知识,协助社区进行“敲门行动”和核酸检测。为孤寡老人、困境儿童、隔离人员实施人文关怀795次,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物资服务。“三长”队伍的加入,增强了全区疫情防控期间工作力量。2022年6月,市民政局印发了《关于社区“三长”参与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通知》(白山民发〔2022〕93号)。“三长”队伍的建设缓解了社区工作任务繁重问题。
8、为推进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搭建开展社会工作的基层综合性平台,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我局积极推进镇(街道)“社工站”试点设立工作,镇(街道)“社工站”是民政工作有机整合和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平台,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的有效路径,是用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补充基层服务力量,以规范化专业服务提升基层民政服务效能的新举措。
2021年3月份,我局在红土崖镇、三道沟镇、六道江镇、七道江镇、城南街道、新建街道开展试点。硬件设施、办公用品配备齐全,统一制作了门牌、标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和责任分工,有规范的运行流程和标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社工站人员经过省厅组织培训后进站上岗,开始运行工作。“社工站”服务的内容:一是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二是养老服务领域社会工作服务、三是儿童福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社工站”的建设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机构,将有效解决基层服务人少事多、服务不到位、基层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人才不足的问题。
联系人姓名及电话:张瀛 3270065
(责任编辑:督查议案科)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