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江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10-08   信息来源:政府办督查议案科   收藏
关于对《防止秸秆焚烧将其变废为宝》提案的答复

王彬彬委员 

  您在区政协九届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防止秸秆焚烧将其变废为宝的建议(第2021021号提案)收悉,区农业农村局现答复如下: 

  一、浑江区农作物秸秆产生利用情况 

  2020年全区播种面积12.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2万亩(玉米播种面积7.45万亩,大豆播种面积4.1万亩,水稻播种面积0.15万亩,薯类播种面积0.5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0.7万亩。理论产生秸秆3.78万吨,可收集量为3.7万吨,通过肥料、燃料、饲料、基料等方式利用3.3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其中,肥料化1万吨,基料化0.3万吨。 

  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禁止焚烧工作开展情况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动禁止焚烧工作开展,以此推动全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并做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 

  加大秸秆综合利用试验示范力度区农机部门几年来,加快了农机购置补贴推广进程,优先购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的购进,先后购置了自走型玉米收获机械11台,重点落实在浑江区农作物秸秆产量大镇红土崖镇的河东村、四道岔村、六道岔村。目前,全区已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30台,每年完成1.1万亩的作业任务。同时,区农机部门进行了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收获、秸秆捡拾打捆、旱田秸秆直接还田等系列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技术试验示范,通过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示范方、搞对比试验等多种方式,大力示范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鼓励、引导农民购置秸秆还田机械,秸秆还田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机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区的田间地头,跟踪监测玉米示范田的生长情况,采集项目技术对比试验数据,督导农户适时做好玉米田间管理工作。在示范田里,技术人员进行了玉米苗情、墒情测定,提取了玉米植株样本和土壤样本等,及时掌握了该区域麦秆残茬的腐熟利用情况、玉米的出苗和长势情况。同时,协调组织项目区农户实施间苗、喷施除草剂、防病灭虫剂、叶面肥等管理措施。经过实验示范对比,硬茬播种玉米秸秆残茬覆盖整个地表,遮阴保墒效果明显,降雨时对土壤的冲刷作用减弱,有利于土壤吸纳雨水出苗后种床区生长条件好,植物根系生长快,吸收和输送水肥能力强,植株长势好不易得病,农产品品质高,市场价格高,农民收益好 

  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减少秸秆产生总量浑江区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减少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特别是紧密结合全区的“一·一城”建设,实现农业绿色转型进程。在全区地方财政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浑江区出台了《浑江区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振兴种植结构调整奖补实施方案》,对全区范围内种植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大榛子、文冠果、中草药材等高效作物进行种植结构调整补贴。政策的出台为农业特色园区建设提供了强力的发展后劲,也强力推进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减少,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投入,减轻了污染压力。 

  )多措并举,推进农作物秸秆基料化、饲料化。我区的主要应用方向是食用菌基料,鼓励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农户基料使用秸秆,积极向秸秆基料化技术较高地区学习,增加我区秸秆基料应用广度和深度,目前有三家使用生产户使用秸秆作为基料,年使用量0.3万吨。饲料化是积极发展全区养牛产业。目前,养牛业效益高,特别是在红土崖镇农户养殖积极性高,我区畜牧部门大力宣传,加大技术服务到户率,广大养牛户在局布村(屯),农作物秸秆需求旺盛,加快了农作物秸秆的变废为宝。 

  (四)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力度为了减少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每年秋收后,区农业农村积极配合各涉农镇(街),加大秸秆禁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有针对性地宣传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的意义及依法保护环境、利用资源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采取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加强宣传教育,让农民变被动焚烧为主动利用。镇(街)、村(居)组织流动宣传车、悬挂条幅、标语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强大声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力地推动了农作物禁烧工作开展。 

  、下一步打算 

  1.加大措施,变废为宝。做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充分结合浑江区农业农村实际,加强秸秆在农业各个领域的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多措并举,争取更多的农机补贴,购买适合我区特点的小农机,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还田率。加大食用菌产业的开发,提高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开发推广栽培食用菌技术。在牛羊集中养殖区加大秸秆转化饲料的利用力度,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 

    

  2.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对农业种植补贴力度,以加快发展特色种植,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秸秆产生总量。同时依托科研部门,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探索快捷、适用、附加值高的秸秆利用方法和途径,促进秸秆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联系人  王守成     话:  3361728                




(责任编辑:督查议案科)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