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曲家营水库水质治理的提案
时开典、刘伟委员:
您在区八届政协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2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您在浑江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议案《加强曲家营水库上游环境卫生整治情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责成环境卫生综合管理处对曲家营水库周围环境卫生进行了实地调查摸底,并制定了《曲家营水源保护区内镇、村生活垃圾整治方案》,现方案已报请区委、区政府,等待批复。
2015年04月30日
联系人姓名:傅志刚 电话:3361656
附:《曲家营水源保护区内镇、村生活垃圾整治方案》
关于曲家营水源保护区内镇、
村生活垃圾整治方案
曲家营水库,是白山市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的重点水源工程。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改善曲家营水源保护区的环境,保障供水卫生安全,确保曲家营水库水域不受污染,保障水质清洁,保持生态平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证饮用水质量、保障白山市区人民生活用水安全为目标,以改善曲家营水库周边脏、乱、差环境,消除水库水源污染隐患为重点,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对曲家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堆放倾倒垃圾、柴草、人畜粪便等违法行为及现象进行彻底清理,从源头上防止水库水源污染,形成水源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水库水源水质。
二、整治目标
以深入宣传、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为主线,以狠抓畜禽养殖污染、居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水土流失及化肥农药污染、农家餐馆污染等主要污染源的治理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对曲家营水库保护区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的专项整治,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制定长期有效的控制措施,全面解决水库及水库周边镇、村生活垃圾及其他污染源污染水库水源的问题。
三、整治时间
2015年4月1日-10月底。
四、整治范围
红土崖镇所辖珠宝沟村、大青沟村以及曲家营水库上游的各村、屯。
五、工作内容及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4月1日—2015年4月15日)
水库周边红土崖镇及涉及村要结合本地实际,明确整治要求、整治重点、整治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组织好专项整治活动的宣传工作,向水库承包养殖户、企业主、水库周边群众广泛宣传水库水质保护的政策和措施,广泛动员,争取社会各界对水库水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支持。
(二)、排查梳理阶段(2015年4月16日-- 2015年4月30日)
区政府组织爱卫会、环保、水利、农业、卫生等部门对曲家营水库周边镇、村生活垃圾、污染企业、养殖场以及通过畜禽粪便、饲料、肥料养鱼等污染水源的情况进行排查,确保不漏一点死角,不留一片空白,不存一处盲点。
(三)、集中整治阶段(2015年5月1日--2013年10月30日)
曲家营水库上游水源为红土崖镇各行政村村民居住集中地,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均垃圾产生量已增加到0.4吨/年,呈逐年增长趋势。并且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已不再是草秸、草灰等有机垃圾,“白色垃圾”、塑料制品等有害垃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成份不可降解,而且析出物具有毒性和广泛污染性。因没有垃圾填埋场,就地焚烧垃圾的情况在当地比较普遍。多年以来落后的生活习惯和淡薄的环境保护意识,造成村民习惯将垃圾倒在河边、路边、渠边和房前屋后。而生产的生活垃圾处理主要采取任意堆放、临时焚烧、随意乱倒三种处理方式,没有任何统一的垃圾处理系统。因此整治环境卫生应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1、生活垃圾整治。全面清理水库水面、水库沿岸及上游饮用水保护区域内的各类垃圾,做到河床清洁,无垃圾漂浮,河岸整洁干爽,无垃圾随意倾倒、堆放点。在水库周边及上游地区设置禁止乱投乱扔垃圾的警示牌。
2、垃圾入河整治。完善曲家营水库环境长效控制措施及管理机制,确保水库治理成果得到巩固,建设生活垃圾收集系统,解决红土崖镇及其珠宝沟、大青沟和酒厂等生活垃圾入河的问题,解决保护区内镇、村生活垃圾的收集、中转储存和转运。
3、畜禽整治。整治珠宝沟村、大青沟村等水源地上游村屯的畜禽存放的问题。畜禽一律实行圈养、不得散放,对畜禽圈舍做到 “三勤”:勤起、勤垫、勤打扫。对畜禽粪便运送到田地进行处理,病死畜禽一律深埋,不得随意丢弃。
4、村屯厕所整治。加强村屯厕所整治,农户一户一厕,厕所有门、顶、墻、坑、盖,做到不渗不漏,及时清淘,对破旧厕所一律拆除。公厕数量保证充足、位置远离河道,安排专人管理、保持内外清洁,粪便运到村、屯以外,并设定固定地点做无害化处理。
5、柴草垛整治。村屯柴草、秸杆等其它杂物堆放在街道两侧外,要移出村屯,实行定点集中堆放、要堆放整齐有序,杜绝街道两侧出现“三小五堆”,柴草随用随清,保持整洁。
6、村、屯沟渠整治。从现在开始,各村、屯要加强沟渠的清理,把沟渠内堵塞的垃圾、杂物全部清理干净,保障水流畅通。
7、农业污染整治。加强农业污染整治,指导曲家营水库保护区内农业种植户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调整种植结构和施肥方法,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宣传,倡导喷洒农药废的弃物品及时回收。坚决杜绝水源保护区域内农药和化学等包装物随意丢弃现象发生。
8、坟地整治。对曲家营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坟地进行迁出,坚决杜绝私建新坟,加强祭祀上坟的管理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曲家营水库保护区环境污染源头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浑江区爱卫会)。
(二)责任分工
1、区爱卫会:具体负责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并指导曲家营水库保护区上游村、屯生活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处理综合系统及环卫工作人员配备综合管理。
2、红土崖镇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抓好曲家营水库保护区环境污染源头综合整治工作,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各类污染源;负责水库保护区上游村庄的生活垃圾全面清理、整治、管理工作;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在区农业局指导下做好种植结构调整、水土保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工作。
3、区环保局:负责水库保护区内污染整治工作的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取缔水库上游保护区内的工业污染企业,配合做好各项整治工作。
4、区水利局:负责水库上游保护区内入库水环境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5、区农业局:负责水库上游保护区内农药污染防治,做好农药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
6、区林业局:抓好保护区内植被保护和执法监管及沿河防护林的建设、管理;杜绝水库上游山林乱砍乱罚,搞好水土保持。
7、区卫生局:负责抓好饮用水水质的卫生监督管理,配合做好污染整治工作。
8、区工商分局:配合做好水库保护区内二三产业污染整治工作,对无证无照经营的,依法予以取缔。
9、区旅游局:负责规范水库保护区内的旅游点和农家乐,对环保不达标的依法予以取缔。
10、区民政局:对曲家营水库保护区内的坟地制定计划尽早迁出,坚决杜绝私建坟。
11、区财政局加大资金扶持,以确保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顺利施行。
(三)强化宣传
将曲家营水库保护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的内容向社会进行公示,并通过印发传单、新闻和专题报道等形式加强宣传报道,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七、工作建议:
曲家营水库水源地上游共有红土崖镇辖区内10个行政村,居住农村村民3012户,11859人。水源地上游共分布大小河流66条,流经区域42公里,分布在各个行政村。因此需要建设垃圾中转站3座(红土崖镇内、珠宝沟、四道岔各一座)、建设垃圾分类站9座(五道岔已建成,其余9个行政村每村一座)、修缮边沟6.5公里、购买小型铲车6台、购买小型垃圾清运车10台、购买大型垃圾清运车3台、砖砌垃圾箱100个,雇佣各村、屯居民区日常清扫及河道保洁人员28人,保证日常生活垃圾清理和河道清理。
八、投资预算:
总投资估算金额为6,192,800 元。
1、经统计,水库上游沿线包括珠宝沟村、大青沟村、屯内的现有各类垃圾大约在1500吨左右,如果自4月1日开始至5月底集中整治、清理并运送到市垃圾厂处理和部分就地掩埋,所需费用约20万元。
2、砖砌固定垃圾箱100个,预计需资金30万元;
3、建设垃圾中转站及垃圾分类站需征地3300平方米,每平方米占地费用36.7元,小计共需资金12万元;
4、建设垃圾中转站3座,每座300平方米需资金30万元,小计共需资金90万元;
5、建设垃圾分类站9座,每座80平方米需资金8万元,小计共需资金72万元;
6、修缮边沟6.5公里,每公里20万元,小计共需资金130万元;
7、购买小型铲车6台需资金90万元、购买小型垃圾清运车10台需资金50万元、购买大型垃圾清运车3台需资金90万元,小计共需资金230万元;
8、雇佣保洁及清理河道人员28人,(10个行政村内,珠宝沟6人,大青沟6人,其余行政村每村2人)进行日常的垃圾清理及河道清理工作,每人预计月工资1050元,小计年需资金352,800元。
九、产生的效益
1、社会效益
曲家营水库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可使曲家营水库环境污染的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饮用水水源得到有效地保护,也切断了病毒和细菌的传播途径,保证了白山市区32万人民的饮水安全。项目实施后,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到收集,不仅可以改变上游农民生活环境和传统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村民身体健康,而且会促使上游村农业生产的大力发展,促进村镇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改善了农村投资环境,加快农村发展的步伐。
2、环境效益
水库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成后,将会使曲家营水库及在水库周边环境、水库上游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将彻底告别昔日“污水横流、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基本解决村镇“脏、乱、差”问题,有效遏制曲家营水库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在积极发展上游农村经济的同时,保护水库生态环境,大力弘扬生态文明,通过倡导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引导各个村镇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速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3、生态效益
水库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将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促进生态水库发展体系,初步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