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六五普法依法治理的提案
陈凯乐委员:
您在区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9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指出“在新形势下,能否继续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区人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法治化进程,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六五’普法开展效果至关重要。”提案中提出从六个方面强化保障机制,确保全区“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成效。这些建议和要求非常切合实际,我们深有同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需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不断推进。自“六五”普法开始以来,我区上下一心,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为全区社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加强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六五”普法工作,及时召开了区级领导联席会议,传达了省、市普法会议要求,认真学习中央、省、市两个《决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浑江区实际,于2012年6月1日召开了全区“五五”普法总结表彰和“六五”普法启动大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工作方案,区七届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并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到各级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党委重视,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参与”的运作机制,把“六五”普法工作列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之中,层层签订责任状,并把“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完成情况纳入对全区每年各部门的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当中。
(二)健全完善组织机构。为切实抓好“六五”普法工作,我区及时调整了“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政法委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各有一名副职领导以及区委宣传部的负责同志任副组长,21个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在区司法局,负责全区“六五”普法指导、检查工作。同时在全区各镇(街)、区直各部门、以及村(社区)、学校等都相应的成立了组织机构,为全区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全面落实普法责任。我们实行了区级领导包保责任制,把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头,每个区级领导都有联系的镇(街)或联系的机关单位,对“六五”普法工作实行分片、分单位包保。区委、区政府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着重解决普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每年全区政法工作会议上,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都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要求各镇(街)、区直各部门的“一把手”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工作责任。
(四)确保普法经费落实到位。区委、区政府对普法工作高度重视,每年的普法经费都按全区总人口人均0.5元足额拨给依法治区办公室,三年多以来共拨款50万元。为加强农村普法工作,分别购买了《农民工法律知识读本》、《普法宣传挂图》、《土地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书籍,免费发送到农民手中。
二、“六五”普法工作开展完成情况
由于我区地理位置特殊,社情民意复杂,普法工作线长面广、任务较重。区委、区政府自2011年“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法律六进”为主题,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群众法律素质为前提,以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强化依法行政为重点,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加快我区生态立区、工业强区、三产活区、特色富区步伐,推进中心城区法治化进程为目标,以普法教育推进依法治区工作为主题,圆满地完成了“六五”普法中期依法治理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民主团结、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三年多以来,共普及国家颁布的各类法律、法规40多部。发送“六五”普法各种资料4万余份,其中《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读本》1500余本,《农民工法律知识读本》8400本,《普法图书》5000余册,《法制宣传资料》1万余本,《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3000余册,《物权法》800余本,印制法律援助《联系卡》1万余张,发放干部普法考试合格证660份。全区所有镇(街)及区直机关、学校、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都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体现自身特色的普法依法治理活动。
三、采取措施,切实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一)开展集中法制宣传活动。我们按照“六五”普法总体规划要求,认真做好“六五”普法各个重点时期的法制宣传活动。在每年的“三八”妇女节、5月的法制宣传月活动、6月的安全生产宣传月、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6月26日的国际禁毒日、青少年法制宣传周、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点时段,我们都开展了声势浩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全区集中统一的矿山秩序整治行动,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收枪治暴、禁赌禁毒、打击黑恶势力等维护社会稳定的各种法制宣传活动。并且利用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报刊专栏、文艺演出、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到有关镇(街)和学校进行“现身说法”警示教育、上法制辅导课等各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每年都要组织相关单位利用农闲时节到镇(街)开展送法下乡活动。
(二)开展送法律下基层活动。充分发挥我区“六五”普法讲师团作用,深入基层,广泛宣传。每年都组织普法讲师团深入到全区各个镇(街)村(社区)、企业、学校、军营等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区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同时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单位的“法律六进”活动,根据不同的区域和侧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创建活动和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的创建活动。其中,我区的七道江镇七道江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3年5月在全区“六五”普法中期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全区“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举办了浑江区“六五”普法成果展,全区共有46个部门参与,展出56块宣传板,反映全区“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普法硕果。三年多来,全区共出动普法宣传车150余台(次),悬挂法制横幅200余幅,张贴普法标语1万余张,出普法专刊专栏300余期,演出法制宣传文艺节目6次,组织普法骨干集中普法培训班2期,上法制课160余场(次),发送各类法制宣传资料3万余份,真正把法律知识讲到家,法制资料送到家,做到法制宣传广泛深入,不留死角,从而使法制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受到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三)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我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较多,工作量大,困难较多,涉及面广,普法工作任务较重。我们根据不同区域和对象,采取不同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律六进”普法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狠抓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都要进行不少于2次的集中学法活动,并带头作好听课、讨论记录,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各镇(街)、区直各部门每年都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学习法律、法规不少于4次。
二是狠抓干部职工的学法用法。按照省、市的要求,每年都要组织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区人社局每年还将全区公务员学法纳入培训计划之中,做到了“四落实”(有计划、有教材、有课时,有考试)。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自觉性。
三是狠抓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全区各中小学校都配齐配强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并将法制课纳入到日常教学计划之中,规定每学期定期集中上法制课不少于4次。区巡回普法讲师团每年都要到各中小学校进行普法讲课,区依法治区办每年都要组织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进行两次以上的法制培训,真正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使我区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狠抓农村(社区)学法用法。我们按照农村普法“四个一”(一个图书广角、一个普法栏、一支专业普法宣传队伍、一堂法制课),社区普法“五个一”(一个图书广角、一堂法制课、一套法律图书、一支专业普法宣传队伍、一个普法栏、)的要求,深入千家万户,为农村(社区)群众送法律、送科技。自2011年起,每年都要组织“法律集市行”开展”八个一”送法下乡活动。按照省、市的要求和规定,每年都完成上级下达的普法资料的征订任务,为全区“六五”普法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五是积极开展了”菜单式”“案例式”普法活动,我区从2012年开始采取走出去的普法方式,主动深入辖区天安镁业、十五中学、喜丰社区、团结村、兴泰工地等开展普法调查问卷工作,经过梳理及时为企业、学校、社乡村、工地送去广大人民群众急需的各类法律法规22部,开展专题讲座4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000多人次,为企业的正常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保障,为在学校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增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外出务工的农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为进一步深化“法律六进”工作深入开展,2013年又投入资金4万多元分别印制了《机关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农村、社区法律知识读本》、《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读本》24000册。
六是加大全区法治文化建设,2012年我区先后在板石街道抓了法治文化基地建设,在江北街道青山湖社区抓了法治文化社区创建工作,其中板石街道的法治文化基地建设被省政府评为全省首批法治文化示范基地,青山湖社区法治文化创建工作经验先后在国家法制日报和省法制看点上进行推广和介绍。2013年4月区政府又先后投资40余万元分别在新建街道的喜丰社区成立全市第一家“爱心普法超市”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在江北街道的水岸嘉城小区建成了集法治文化和廉政文化于一体的法治文化小区,在该小区内设立了名言警句文化牌40块,廉政文化警句长廊2处,法治文化凉亭一处从而丰富了社区居民茶余饭后在居住小区内就能接受潜移默化的法治文化的普法教育。为扩大法治文化的宣传力度浑江区又在江北大街利用大街两侧的216个卫生垃圾广告灯箱常年设立“六五”普法法治文化和廉政文化内容。在板石街道原有法治文化基地基础上今年我区又在乡村公路一侧建立了260米的法治文化漫画墙和法治文化小公园各一处,以此提高农民和广大城市居民的法治意识和参与热情。
七是为使普法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我区成立了“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督查团,对全区各镇(街)、区直各部门开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普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每年至少到全区各镇(街)、区直各单位督查2次以上。并与年终的绩效考核相挂钩。
四、开展“法治浑江创建”活动
在谋划、部署法治创建工作中,区委、区政府主要做到了“三个到位”即: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标准到位;“三个满意”即:群众满意、组织满意、干部满意。坚持以“法治谋化全局”作为贯穿“创建法治浑江”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采取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着力形成“三级联动”:
一是抓本级,实现龙头带动。区本级是整个创建工作的“龙头”(一)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组建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二)是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约制度;(三)是营造社会舆论氛围;(四)是深入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积极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二是抓镇(街),形成中间推动。镇(街)在“创建”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间推动作用。我们在镇(街)采取“模范法治镇(街)创建活动:(一)是用载体规范行为,组织实施开展了“模范法治镇(街)”创建活动;(二)是用整合服务群众,整合了基层站所的职能,定期开展法律、法规方面的免费服务;(三)是用透明强化监督,加大了重大镇务、街务事项的公开透明力度。
三是抓村(社区),保证基层响应。村(社区)在“创建”工作中起着发动和动员群众参与的关键性作用。(一)是抓“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二)是抓“法治建设百村”工程;(三)是抓“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活动。
2012年我区代表白山市迎接了省政协的检查和调研,对我区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法治文化工作的开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12年我区的板石街道被全省评为首批法治文化示范基地,我区的六道江镇胜利一村又被评为全省的“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2012年我区还收到被评为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县(市、区)表彰文件。2010年我区就是全省首批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我区“六五”普法工作得到上级高度重视,2013年10月份代表全市迎接省人大、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等部门组成的“六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组的检查,得到好评。浑江区政府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2人被评为“全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1个司法所被评为“全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总的看,我区的“六五”普法工作的开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省、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法教育开展不够平衡,少数偏远的农村普法还不够到位,流动人口普法工作开展难度大;二是极个别部门对普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抓普法工作不够系统,不够全面;三是极少数企业对法制宣传教育不够重视,没有过硬的措施和制度。在下一步普法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按照“六五”普法的要求,巩固“六五”普法中期的成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求真务实工作,把我区的普法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促进我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
以上是关于您提案的答复,未尽之处,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关注和提出宝贵意见,对于我们的工作,诚挚欢迎您的监督,也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
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协调相关单位部门,创新思维、强化措施,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为法治浑江建设贡献力量。
2014年4月30日
联系人姓名及电话:孙健坤 区司法局办公室主任(3361757 13943923221)
(责任编辑:孙健坤)
初审: 复审: 终审: